<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中国大国崛起 须树立艺术自信

中国大国崛起 须树立艺术自信

出自:辽宁日报    发表时间:2010/6/3 20:58:32    点击率:1564

  马欣,辽宁省沈阳市人,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暨艺术学院、职业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多次获得辽宁省、文化部的表彰。著有 《艺术大学语文》、《中国戏剧简史》等。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其背后都有一只无形之手,那就是体现于全体国民身上的文化软实力及深厚的艺术素养。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的工业产品被视为低俗、粗鄙,无法与法国或德国的产品相比。从此,英国政府总结教训,在公立学校里,艺术教育成为重要的学科,图画的能力被视为基本修养。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了图画法案,该法案规定,超过5万人口的市镇,对成年男女及儿童实施强制性的图画教育。

  1919年德国包豪斯的成立,结合了艺术与设计的教学,把工业产品的艺术化推向高潮,造就了德语国家几十年在工业艺术界领先的地位。

  艺术教育,原本在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崛起中占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大国崛起——

  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及艺术自信

  辽宁日报:眼下,艺术类专业的高考连年升温,今年的情况更是空前火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艺术专业考试报名人数均创历史纪录。万人争考同一专业已不鲜见,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率甚至不足1%。据统计,目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已占普通高考报名人数的10%以上。对此,已经有一些人士呼吁,该给“狂热”的艺考降降温了。马教授,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马欣: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出现这样对艺术教育的渴望,我觉得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首先,对艺术教育的渴求,只有在物质生活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而这对那些尚处贫困国家的人们而言,是不可企及的,这一现象也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产物。其次,艺术类高考的激烈竞争,便于优秀考生从众多报考者当中脱颖而出,将极大提高艺术类专业在校大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而有可能在未来诞生更多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级艺术家。此外,参加艺考的“千军万马”,都是一个个拥有基本艺术素养的个体,他们会将艺术气质传达并感染给周围的人,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艺术素养。

  辽宁日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的国民艺术素养十分被看重,一个盛产艺术家的国度,将会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喜爱。

  马欣:是的,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无一不是在艺术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实力,他们通过本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传播和辐射到全世界。比如,俄罗斯作为两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在语言艺术各种文体中大师辈出,且不说19世纪文学史,即便是20世纪一元化限制、冷战对峙、社会动荡和大众传媒冲击等,也没能弱化俄语语言艺术的魅力;在造型艺术中,俄罗斯非常奇特地保存了世界各国艺术珍品、逼真地复制了世界各国艺术珍品,极富创意地创造了俄罗斯自身的艺术,甚至绵延不断的战火也没能摧毁俄国装饰性或实用性雕塑,反而不断铸造出专门纪念战争的艺术杰作,意识形态的运作既没有使宗教艺术充分世俗化,也没有使之消失,反而使东正教艺术不断生辉,照亮俄国人在艰难岁月中前行;市场经济浪潮也没有发生果戈理所恐惧的画家普遍变成画匠的情形,相反油画艺术依旧纯净;还有舞蹈艺术、影视艺术、话剧艺术和音乐……我们说俄罗斯是文学艺术大国,不仅是说它创造了多少杰作,而且还意味着其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对世界有极大的辐射力:俄罗斯芭蕾艺术作为世界性的艺术水准是不言而喻的;与苏联意识形态极为矛盾的苏联时代许多电影和音乐,也如同古希腊艺术那样不可复制、不可企及……

  而 工 业 时 代 的 GUCCI、PRADA、CHANEL、HERMES等名牌毫无疑问地已成为一股跨越国际的经济力,它们除品牌经营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设计与艺术这两个密不可分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文化力”。

  辽宁日报:您认为中国的文化力该如何体现呢?

  马欣:历史证明,一个大国、一个崛起的大国不仅需要富裕的人民、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国防和体育,还需要一个令世人称赞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在经济振兴和富裕的同时,文化建设变得空前关键。只有经济和文化同时振兴,才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大国形象才能自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要真正作为大国崛起,必须要树立艺术上的自信。因为像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大国的崛起,自然会引起世界对它从各个角度的关注,艺术必在其中。因此,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如何提升文化艺术的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全民艺教——

  世界级艺术家必在有着深厚艺术修养的国民土壤中诞生

  辽宁日报:马教授,那您认为中国在即将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成为艺术强国,并向世人展示和树立艺术大国的形象呢?

  马欣:根本途径就是广泛普及职业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教育水平,让艺术走向大众,使艺术成为一种全体国民的素养。

  让艺术走向大众,当然要让群众看得懂、看得明白,而且看懂和看明白的人越多越好。不过,艺术品毕竟不是生活日用品,有的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有的则要通过引导才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在这一点上,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于今年初全面启动了“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邀请市民参观校园、观看授课。市民还可以根据爱好自由选择科目,免费享受“一对一”的艺术教育。目前来看,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的居民们已经和大学生们一起上艺术课,提前享受到了免费的艺术教育。

  辽宁日报:哦?这好事我们还真不知道,市民谁都可以去上课吗?随时可以去吗?

  马欣:“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每个双休日免费为市民开放教学楼,市民可亲身感受艺术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传媒等多个学科。南校区的几千名师生在这里讲授艺术知识,为前来学习的市民服务。大楼内816间琴房、6间形体教室、2间画室全部开放,每节课1小时,每天10节课,每周能接纳近2万人上课,一年即可使百万人受益。这项活动第一阶段计划为5年。

  这是南校区“让艺术走向大众”办学理念的具体化、实质化,目的是让老百姓能够真正有机会走进艺术高校,享受高层次、多元化的艺术专业教育,提高艺术文化素质,提升艺术欣赏品位。这项活动不仅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更是南校区“以人为本、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最好见证。

  辽宁日报:嗯,您的理想是让全民都成艺术家?

  马欣:艺术修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素质的象征。意大利、法国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艺术家?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与其进行的国民艺术修养教育密不可分。不可否认,世界级艺术家必在有着深厚艺术修养的国民土壤中诞生。我坚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出现大批的顶尖的世界级艺术家。

  辽宁日报:我十分相信这一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全民艺术教育,应该会有一个好的回报。不过,我发现另一个现象,就是艺术类教育普遍存在不重视文化基础课程。

  马欣:艺术专业对考生的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我们南校区现已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专业结构与教学模式,依托音乐学、舞蹈学,开办文学、戏剧等专业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思路,相继建立了艺术商务与管理系、戏剧影视表演系、艺术传媒系、艺术文学系几个边缘学科与延伸学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些学科已逐步完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以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辽宁日报:不过,马教授,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仅全国专业性独立招生院校的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毕业生每年就有2万人,他们的初次就业率不足10%,这种境遇如何才能得以转变?

  马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如何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契合。经大量的市场调查,沈音南校区遵照艺术发展规律,深思熟虑,再次对专业结构与布局进行了调整创新,于2008年先后成立了六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即合唱指挥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时装模特教育系、乐音与健康系、社会艺术教育系和舞台艺术系等。这些全新的专业中有的为全国艺术类高校首次设置,有的为东北地区首次设置,为南校区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厚条件,是沈音南校区完善自身学科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人们的专业视野,给广大求学者以广阔的择业空间。

  另外,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优化重组,提炼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教学。大幅增加学生接触各艺术门类课程的机会,开设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使学生能够博采众长,开阔眼界。

  南校区已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院校,现在,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普适性,即强化技能与应用相结合的办学体系。学校将各类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方法,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艺术教育人才的最好方法。情景式教学模式也是南校区多年探索出来的一套有效的教学法。这一模式是在一些特色实用性专业基础上,以系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以公司的形式展开。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实践体验,使教学更具实用价值。

  大国国民——

  艺术是每个个体的必修课

  辽宁日报:马教授,您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全民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您说的“让艺术走向大众”?

  马欣:一是提倡社会化艺术教育。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但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现在,许多美术馆定期开办艺术讲座,请名家、教授讲解艺术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批文化学者、专家长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服务。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是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内涵,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媒介、各种观念,使艺术越来越紧密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而不是仅仅体验物质生活带来的虚幻的幸福,这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将艺术教育最终扩展为文化的教育。

  三是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辽宁日报:这种复合型艺术人才是相对于只掌握一门艺术而言的吧?

  马欣: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艺术领域之宽阔如同我们视觉所至,所看所想全是艺术。所以,艺术门类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这一点,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一直走在前面。我们充分调研市场,增设行进艺术教育、音乐传播、现代舞表演、舞台影像、戏剧影视服装设计等几个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办专业。这些全新的专业中有的是全国艺术类高校首次设置,有的是东北地区首次设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给广大学子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其次,提高学生对“应用”的认识。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开创国内艺术院校之先河,倡导实行终身教育,为南校区毕业的学子们免费提供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在这里,他们可以继续深造本专业,免费进行知识升级、知识更新,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学其他专业。此举保证了南校区的学子们在步入社会后,在面临工作和专业技术难题时能及时获得更为有效、实用的专业知识。终身教育是永久性教育,它涵盖南校区多个专业,都是精选骨干教师,或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

  第三,打破学科界限,互通有无。南校区在教学中,打破传统,将各项专业知识串联起来,互通有无。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优化重组,将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提高。此外,根据南校区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音乐、舞蹈学科的基础上,着重各类专业的教学法的传授与研究,使学生在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胜任教授他人的使命。专业的相互支撑是南校区立足艺术教育市场的又一大优势。这一优势在南校区独有的实践教育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新闻百科

  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该校1933年遭纳粹法西斯查封而被迫解散。虽然 “包豪斯”仅存世短短14年,但其理论与学说却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激起的涟漪至今随处荡漾。

  “包豪斯”学校注重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并举,通过一系列理性、严格的视觉训练程序,对学生进行“洗脑”,重塑他们观察世界的崭新方式;同时开设印刷、玻璃绘画、家具细木、织造、摄影、壁画、舞台、书籍装订、陶艺、建筑、策展等13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培养学生精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传统的学院派看来是十分另类的,但它后来却几乎成为全世界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的通用模式。

  □本报记者/苏 宏/周仲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